从女儿会说话起,我们就耳提面命地教诲她:“要做个好孩子。”说起来,“好”这个概念很是泛泛,似乎在不同的场景下,有着不同的内容;女儿上幼儿园时,我们对她说:“听话才是好孩子。”上小学时,“遵守纪律才是好孩子。”女儿进了初中,我们对她的要求又变成了“要争取入团,多读课外书……”没有变的只有一条,就是学习必须好。
女儿对我们的谆谆教诲置若罔闻,谓这絮叨。从小学到初中,试卷上常常因为粗心而扣分,上课兴至所来也要说个小话、传个纸条,要她看“作文选”她说“没劲”,攒下的零花钱都买了“卡通”。学习成绩经常名列前茅,也间或名落孙山,难得的是,不管成绩升降,一概“宠辱不惊”以平常心淡然处之,倒是她的跌宕起伏让我心烦意乱坐立不安,丈夫戏谑地称为,女儿考试是我们家的“耶稣受难日”。
女儿的我行我素让我担心,时不时的特立独行又让我感到惭愧。
小学三年级时,女儿拿回一张“希望工程捐款荣誉证书”上写600元,我说她主意太大,上三位数的钱也不和家长商量,女儿不经意地一挥手:“圣斗士还拯救全人类呢,我不就赞助了两个失学儿童吗?”
六年级时,一同学的家长夫妻失和,孩子成了拉锯战的牺牲品,暑假也没人管饭。女儿又动了恻隐之心,日日照菜谱精研,中午就在家开小饭桌,我怕惹是非嫌她多事,女儿理直气壮问我:“她比我小,我照顾她不应该吗?”
今年夏季的一个晚上,女儿七点多才到家,和正欲出门接她的我碰个满怀。我急问“怎么回来这么晚?”她兴奋得满脸通红,大声说:“刚才上派出所去了一趟。”吓得我心里一激灵,“你怎么会上那儿去?”“我在车上抓了个小偷……”女儿绘声绘色的叙述着“我亲眼看到那个男的把手伸到阿姨包里去,他一走开,阿姨就喊‘钱丢了!’我上去把那个男的拽住,没想到他一挣,偷来得的钱撒了一地。阿姨看到钱找回来,高兴得都哭了,直说‘这是我们家攒了一年的钱!’你想,大款能挤公车吗?说不定阿姨是个下岗女工唉!”女儿很为自己的义举自豪。“那男的多高?”“一米七吧,”女儿不肯定,我想象着一米五五的女儿面对一米七的小偷,心里不由地涌起一阵寒颤,“以后碰到这样的事就……”我琢磨着怎么说才好,女儿看出了我的犹豫,不解地问:“这样做不好吗?”
学期结束了,女儿领回来三好生的奖状,看着那鲜红的“三好”,我百感交集,孩子,你真诚善良讨厌桎梏,我行我素却又乐于助人。在你不经意的坦率面前,家长常常显出成人的狭隘,在你纯洁的心灵面前,又常常映出我们的世俗。你按照你的轨迹成长着,而我们做家长的对子女仍是一如既往的忧虑和期待。将来你可能不会成为学者,不会成为名人,但是只要你保持着这份纯洁和真诚,你就会成为一个于社会有益的好人。